南宋时期涌现出许多英雄抗金将领,岳飞、韩世忠、李纲等人都为后世所铭记。然而在南宋初年,还有一位少为人知却英勇无畏的将领,他在抗金初期上演了一场悲壮而惨烈的战斗——楚州之战,这个人就是赵立。与岳飞等人相比,赵立的名字或许显得稍逊一筹,主要因为他死得太早,且正史中对他的记载仅局限于他生平最后两年的事迹。靖康之变之后,金军多次南下攻宋,南宋除了太原、陕州等地的保卫战外,几乎所有地方的守城军队都在敌人面前望风而逃,而赵立曾驻守的徐州和楚州,恰恰是那些为数不多敢于和金军血战到底的地方。
一、死守孤城徐州,几乎不可能的反攻
1129年,金军将领粘罕进攻了孤城徐州,守将是资政殿学士王复。徐州一战的上半场,实际上是由王复主导的,他是一位忠诚且具有高尚气节的将领,而赵立则是王复的部下。徐州被围困了20多天,粮草告急,眼看城池即将失守,王复依旧坚持着巷战,直至他被金兵俘虏并壮烈殉国,除了王复的儿子逃脱,家中其他成员尽数殒命。
而赵立的英勇表现并未就此结束。根据史料记载,当徐州沦陷后,赵立身中六箭,在巷战中被箭矢射中后昏迷,等到半夜突然被一阵微雨淋醒,他拼尽全力逃出城外,秘密集合乡民,决定发动反攻。此时的赵立并没有忘记他忠诚上级王复的遗志,夜里,他潜入敌占区,亲自收回王复的尸体,并为其举行了简陋的葬礼。赵立的决心没有被局势压倒,相反,他用顽强的意志力振奋了残兵,成功地收复了徐州,并夺回了大量的战利品。赵立的勇敢和坚持,给南宋军队注入了新的希望。
展开剩余78%二、楚州之战的悲壮与英勇
金军攻占徐州后,未曾想到赵立竟会反扑,令其元气大伤。接着,1129至1130年间,金军以完颜昌和完颜宗弼为主力,分两路兵力进攻楚州,赵立迅速接到战报,立即带领兵马赶往楚州。这场战斗几乎成了赵立一生中的巅峰之作,经过七场连胜后,终于赶到了楚州,成功解围。这场战斗的背景堪称极其复杂,楚州被围困得岌岌可危,除了赵立,几乎无人敢前来增援。史料中写到:“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,通守贾教诗欲以城降,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。且战且行,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。”
赵立拼尽全力在战场上奔波,不仅攻破金军的防线,还身中多箭,战斗时两腮被箭矢贯穿,失去了语言能力,但他依然忍痛指挥作战。身负重伤的赵立回到楚州时,立即指挥士兵恢复阵形,然后才进行治疗,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毅力。
赵立的勇敢与艰难生活
赵立不仅英勇善战,还极其坚韧不拔。曾有一次,他的脸部被金军的箭矢射中,几乎无法言语,但他忍耐住剧痛,继续指挥作战,直到伤口不再威胁生命才处理。医生用铁夹把他的伤口打开,甚至凿骨取箭,血流如注,然而他面色依然坚定,毫不退缩。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,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英雄人物的坚毅气概。
与金兀术的三次较量
赵立在楚州战役中对金兀术形成了强烈的威胁。在1130年,金兀术在黄天荡被韩世忠大败,在牛首山又遭岳飞击败,第三次,他遇到了赵立。赵立虽在人数上处于劣势,但凭借超强的战斗力与英勇作战,成功击败了金军。在这一战中,赵立展现了他与金兀术的深厚积怨,也为宋朝士气带来了短暂的复兴。
秦桧的劝降与赵立的坚守
在楚州之战中,金军阵营内有一位关键人物——秦桧。当时秦桧正为完颜昌撰写文书,并且在此期间给赵立写了降书,但赵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。与此同时,秦桧趁机从金军阵营逃脱,最终成为南宋的奸臣,导致赵立悲剧结局的幕后推手之一。
赵立的单挑与金军的悔恨
在楚州战斗过程中,赵立曾亲自带领仅六骑的队伍与金军较量。他挑战金军,连杀二骑,并单枪匹马吓退了50余名金军骑兵,极具张飞的豪气。在赵立的英勇带领下,金兀术的前锋大将完颜突合速也束手无策,毫无办法应对赵立的猛烈攻击。
岳飞的孤军奋战与最终的失败
在赵立面临楚州城破的危急关头,他曾向南宋朝廷请求援兵。赵鼎虽然高度重视,但派遣的将领张俊和刘光世迟迟未能出兵,最终,岳飞以一万兵马赶到楚州支援。尽管岳飞力战金军,屡次取得胜利,但由于援军不足,最终未能及时到达,赵立依然未能得救。
楚州之战的悲壮结局
最终,赵立倒下,金军知道他死讯后便全力攻城,经过十多天的猛攻,楚州城终于破了。当时,赵立的战斗力虽已消耗殆尽,但城内的男女老少依旧拼命抵抗,悲壮的场景令所有人心碎。历史记载中提到:“虽妇人女子,亦挽贼俱溺于水。”楚州的妇女们也纷纷奋力反击,甚至有些直接拉着金兵一起跳入河中。
看着这些文字,实在让人不禁泪流满面。赵立的英勇与楚州人民的顽强抵抗,是南宋最为悲壮的一章,真令人痛心不已。而这一切的背后,是南宋政权的腐化与无能。赵立的壮烈牺牲,是对整个南宋王朝不作为的深刻讽刺。
这场悲壮的战斗,再一次让我深刻体会到,在那个时代,真正的英雄往往是被历史遗忘的,而他们的牺牲最终被肆意掩埋在权臣们的阴影之下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门户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