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手机好不好用,屏幕、性能、续航是基础。
什么样的屏幕才算是好屏幕?实际上,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一线品牌主流价位段的手机,屏幕都不错。
当然,如果细究起来,或者眼睛敏感的人,也会看出不同的屏幕是有差别的。尤其是当你把几部手机放一起对比的时候,差别非常明显。
那该怎么选屏幕?咱们从厘清一些概念开始,先帮大家认识几个误区。
一般手机厂商在宣传新机时,说到屏幕部分,往往会把屏幕最高亮度、2K分辨率,还有PWM调光的最高频率等拿出来突出介绍。
因为,在大众的认知里,数值越高往往代表着越好。
真的是这样吗?
首先可以肯定的是,这些数值越高,确实代表了更高的技术水平。但如果从实用角度出发,对于广大用户来说,这些数值并不一定就越高越好。
比如,很多人选手机就是看参数,一看屏幕不是2K,差评!
这就太武断了。不信的话,咱们先回答三个问题。
一、2K分辨率的屏幕,跟1.5K的在观感上有区别吗?
对于人眼来说,当屏幕像素密度达到300-400PPI,在正常使用距离一般就看不出差别了。
对于目前主流的手机而言(7英寸屏幕以内的直板机),1.5K分辨率的屏幕,一般像素密度会在450PPI左右,而2K屏的像素密度往往超过500PPI。也就是说,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,2K屏和1.5K屏在日常显示上观感不会有明显差别。
二、为什么支持2K分辨率的手机,默认的屏幕设置并不是2K?
大家如果注意一下就会发现,支持2K分辨率的手机,打开它的显示设置,默认的分辨率并不是2K,而是1080P或者1.5K。我估计有些朋友虽然手拿2K屏手机,但很有可能从来就没打开过2K设置。
之所以默认分辨率不是2K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2K分辨率的功耗偏高,手机厂商为了保证续航,默认分辨率都会选择低档。这也是为什么1.5K屏会诞生并成为当前的主流,就是为了兼顾功耗与显示效果的平衡。
三、屏幕是2K的,但播放的视频内容是1080P,玩的游戏画面是720P,效果会比1.5K甚至1080P的屏幕更清晰吗?
这里边就存在物理分辨率与渲染分辨率的区别。屏幕的2K是物理分辨率,显示画面是由GPU渲染生成的,属于渲染分辨率。
说到底,要想发挥2K屏的作用,还得匹配内容生态。目前我们在手机上看视频、玩游戏,2K内容很少,主要是手机屏幕太小,即使有,也很难感受到它的明显优势,除非投屏到大屏幕上。如果投屏的话,手机的2K屏还有什么意义?
当然,并不是说2K屏就不好。客观来讲,同样尺寸的屏幕,肯定是分辨率越高,显示画面越细腻。但就目前的手机主流尺寸(7英寸以内的直板机)而言,2K分辨率相较于1.5K并没有明显的显示优势,而且存在功耗偏高、内容生态匹配的问题。
可能也会有朋友问,那为什么一些超高端手机还在支持2K屏?这是因为高端手机的很多配置,本身就是为了留足冗余——可以不用,但不能没有。
另外,对于一些对画质敏感、追求极致显示效果的人群来说,确实能感受到2K屏的优势。如果选择2K屏,记得要看手机是否支持AI超分、AI超清,可以通过AI手段提升渲染分辨率,配备独显芯片的机型在这一点上有加分。也有一些专业人群,会需要放大高分辨率画面,这时2K屏是必要的。
总之,选不选2K屏,还是要看个人需要。以上内容是帮大家消除一些误区,避免盲目追求2K分辨率。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如有任何疑问,欢迎留言交流。
配资门户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